1992年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掀起收视热潮,上海、四川、云南相继出现了《老娘舅》、《雾都夜话》、《东街市》等收视颇高的情景喜剧,2000年,广东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开始边拍边播。至今,16年过去了,《外来媳妇本地郎》已播出超过3100集,成为史上最长的电视连续剧。71岁的总导演陆晓光从黑发到白发,已打算让位给年轻人,给这部长寿剧带来新鲜的“血液”。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已经在事实上通过非常规途径进入部分广东市民家中,2001年2月凤凰卫视被正式批准在广东播出,自始陆续有8个频道在广东境内合法落地,尤其是电视剧,以其极强的生活气息和叙事能力很快便俘获了大量广东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本土自制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也加入其中。2000年11月一经播出便立刻获得观众热捧,一时全城轰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收视率节节攀升,2002年更创下广东省域41.39%的历史性收视纪录,在广东本土自制剧中首次超过港台剧并长期独占鳌头,播出时段平均收视人数超过2000万。最初,业内把它看作是一个孤立事件,并且对此剧日后的表现并无过大的期望,但后来的发展表明,广东台这个无意之举,竟成为日后与境外电视争持市场份额的主力。
《外来媳妇本地郎》将老广州西关大屋作为广州风俗的一个展示窗口,把外来人口融入本土生活带来的种种新旧观念冲突和不同文化习俗碰撞以喜剧的形式放大,用生动活泼的粤语方言营造喜剧色彩,展示广州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巨变。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它非常生活化,表现的是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家头细务、街坊邻里,每一个面孔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每一个故事都似曾相识。正是这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的广州方言,让观众与该剧朝夕相处,不离不弃,剧中“光宗耀祖”四兄弟以及他们的外来媳妇,早已成为广东平民百姓家喻户晓的喜剧人物。16年来,剧组保持着极为稳定的结构,大部分演员几乎每个周末都来拍摄,9点到现场,9点半开拍,中午大家一起吃盒饭后再继续拍,一般到下午两三点拍完。从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则是编辑剪辑的时间。如果说变化,导演陆晓光说,“一大变化是从导演拍什么观众看什么,转成根据观众的需求去考虑。”2012年后,随着影视剧市场化,各地本土剧都先后遭遇瓶颈,从长居收视第一的风光,开始面对或改版或停播的尴尬。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兴起、“IP大热”,越来越多的人被“分流”到网络。《外》剧本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收视疲劳”,类似的情节不可避免的重复,成了摆在剧组创作人员面前的难题。
陆晓光认为,《外来媳妇本地郎》称不上短剧中的精品,但却以最快、最真实的方式,体现了草根百姓最普通的生活。这部剧最受追捧时,两集之间的广告有37条,而一集也就20分钟,“观众等看完广告,估计都忘了上集讲的什么了。”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摆在面前,《外》剧还会继续拍摄,去年11月,改编的同名动画片上线,该剧的版权还销售至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海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陆晓光的朋友大多已经退休,见到他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还在拍?”每次陆晓光总是微笑着回道:“嗯,还在拍。”(记者金力维)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建组会。 此次创排的《李尔王》改编自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作品,依托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经典译本,旨在将世界文化经典以具有观赏性的方式推介给少年儿童。同时,选择“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为题材,也是中国儿艺对创... [阅读]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在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中与我们渐行渐远,让人不禁担忧,“江河若断流,吾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断流,吾辈何以见祖先”。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 [阅读]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批捐赠的151件作品涵盖了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各个创作阶段的作品,2014年8月,石鲁先生家属正式将第二批作品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包括书画作品89件套(142件)。自此,家属已先后向国博捐赠七百余件石鲁先生作品,使国博成... [阅读]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文化部今天公布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查处结果,36家网络游戏运营单位被依法查处。同时,部署了对网络表演的双随机执法检查。 在前期开展的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中,文化部部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同步开展随机抽查,依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对抽中的200家网络游戏运营单位“全面体检”。 记者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获悉,北京畅游时代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