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为各级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设施建设、服务和产品提供、运行机制、财政投入、监督评价等方面还缺乏制度性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律。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文化立法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文化法律体系,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法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各级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对于老百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供的“福利”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国家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另外,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受到空前的重视,规定“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同时提出“面向农村提供的图书、报刊、电影等公共文化产品应当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
为推动不同群体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韩业庭)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建组会。 此次创排的《李尔王》改编自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作品,依托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经典译本,旨在将世界文化经典以具有观赏性的方式推介给少年儿童。同时,选择“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为题材,也是中国儿艺对创... [阅读]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在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中与我们渐行渐远,让人不禁担忧,“江河若断流,吾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断流,吾辈何以见祖先”。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 [阅读]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批捐赠的151件作品涵盖了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各个创作阶段的作品,2014年8月,石鲁先生家属正式将第二批作品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包括书画作品89件套(142件)。自此,家属已先后向国博捐赠七百余件石鲁先生作品,使国博成... [阅读]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文化部今天公布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查处结果,36家网络游戏运营单位被依法查处。同时,部署了对网络表演的双随机执法检查。 在前期开展的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中,文化部部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同步开展随机抽查,依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对抽中的200家网络游戏运营单位“全面体检”。 记者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获悉,北京畅游时代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