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研究。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2010年起,连续6年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开展将资助与培育人才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初步构建了学生资助新方法、新机制和新途径,为全面推进以育人成才为核心的新型资助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育人成效初显。打造了一支资助育人团队,高校和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中培育了一批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背景,志愿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培育了一批成长成才典型,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省高校和市县遴选出的助学成才典型有546名。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2015年,全省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
继续创新实践。创新宣传方式,拟用动漫和对口快板形式宣传高校资助政策。拍摄《大爱无垠》(暂定名)专题微电影,宣传资助育人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以图文并茂形式,编印《江苏学生资助(2007―2016)发展报告》,向社会宣传资助取得的成效。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江苏省第三届学生资助成效汇报演出。
(陈 虎)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方便残疾人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规定?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作出解读。 使残疾学生接受与其身心状况相适应的教育 1994年颁布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理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残疾人入学还... [阅读]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颁布施行的《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现代化逐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修订后的《条例》从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入学安排、教学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关制度。 《条例》调... [阅读]
本报郑州2月22日电 (记者任胜利)记者20日从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实现了社会组织网上年检。 据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消防前置许可条件和社会团体登记申请筹备环节。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达28026个,省本级年检率达到80%。与此同时,河南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统社会组织党工委,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登记管理监督全过程;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 [阅读]
本报贵阳2月22日电 (记者郝迎灿)贵州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特困供养内容、形式、标准,其中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 根据规定,贵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行属地管理,救助供养对象为具有当地常住户籍或持有居住证且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