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赛事活动  >> 焦点资讯  >> 查看详情

资源三号02星正式交付使用 我国地图准确性进一步提升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1 16:16:46  点击:269 
分享:

北京12月28日电(赵竹青)我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首颗业务星――资源三号02星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资源三号02星于2016年5月30日成功发射,卫星在轨测试结果表明,资源三号02星精度完全满足1:5万立体测图精度、1:2.5万地图修测与更新精度要求。截止到12月19日,资源三号02星已在轨运行203天,绕地球飞行3096圈,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卫星影像208608景,全球有效覆盖范围3239.76万平方千米,中国区域有效覆盖范围625.3万平方千米。

资源三号02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首颗遥感业务卫星,其成功发射与如期交付为卫星后续业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开创了良好局面,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两颗民用立体测图卫星同时在轨的预期计划。

资源三号02星与仍然在轨的01星双组网运行后,将全球覆盖的周期缩短一半,重访周期由5天缩短至3天之内,成像效率提高1倍,并可以充分利用国内数据接收的能力,实现国内测绘影像接收的合理分配,实现全球和国内数据获取的兼顾。

卫星数据分辨率和精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国家重大测绘工程的保障水平,为全面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还可以为国土、农林、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水利、地震、海洋等行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产品,将极大改善制约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自主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不足的局面。

资源三号的测绘成果还将融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天地图、高德、百度等网络地图和导航服务可以利用资源三号提供的即时影像服务,大幅度缩短地图数据的更新周期、提升地图数据的准确性、降低地图生产成本,这些都能直接惠及到百姓日常出行。

据介绍,在资源三号卫星双星组网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加快推进资源三号03、04星的论证和立项工作,确保资源三号双星持续在轨组网的成功接续。同时将进一步开展雷达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卫星等其他类型测绘卫星的背景型号预研以推动卫星工程立项研制,最终建成面向测绘地理信息应用的集光学、雷达、测高、重力等四种测绘卫星于一体的全功能、全天候的卫星测绘应用体系,实现我国卫星测绘自主、卫星影像自给。

相关文章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阴和俊表示,17个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年1-11月... [阅读]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计划于4月中下旬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意味着我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收官之战揭开序幕。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肖建军摄)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 [阅读]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评审的通过标志着SKA天线的研发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SKA的工程研发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SKA天线的后续研发和SKA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悉,天线(Dish)工作包是在SKA的11个工作包... [阅读]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贯通。 该工程采用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产油能力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实验室历时30余年坚持不懈的创新结晶。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百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