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书房》:李朝全著;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
安徽省的皖东地区,是一块文化底蕴丰厚而又满含着历史酸甜苦辣的土地。由于位处江淮丘陵地带,从农耕角度看,这里不如黄淮平原易于耕作,也不如江南那般饭稻羹鱼;从历史角度看,这里经常成为历史学家笔下的“边荒地带”,战争频仍,狼烟四起,特别是南北朝及南宋时期,这里成为拉锯战的战场,兵匪横行,民不聊生。长久下来,皖东地区常成为物质与文化发展的滞后地带。但这里又是一块人文底蕴丰厚的热土,这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里,是欧阳修《醉翁亭记》所描绘的至境,更是中国改革开放象征地――小岗村所在的地域。
定远县是皖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远县的蒋集镇虽然经济不发达、文化不兴盛,但却哺育了一个孤儿金兴安。数十年后,这个金兴安知恩图报,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建立了蒋集镇农家书屋,为这里的文化建设带了个好头,方便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孩子的阅读。金兴安的“义举”与政府文化建设的构想不谋而合,感动了无数热心人、感动了无数有责任感的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蒋集镇农家书屋已经建设成为藏书数万册的文化阅读场所,为当地农民生产致富、当地农民子弟展翅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动力。
这就是李朝全长篇报告文学《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第一家农家书屋》为我们展现的发生在皖东地区的一个动人故事。《国家书房》全景式地描述了在党和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以安徽省定远县蒋集镇农家书屋为代表的安徽省农家书屋蓬勃发展的现状,突出展现了以金兴安为代表的安徽省农家书屋的奉献者的感人事迹,并在此基点上延伸开去,宏观描画了全国农家书屋发展的现状。这本《国家书房》我读了几遍,每读一遍,都会为书中人物所感动;每读一遍,都会引发我对于全民阅读的进一步思考。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恩图报、回馈乡里,不仅仅是朴素的耕读传家、个人奋斗,更折射了中华民族在全社会层面上的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诚如此书所言,全民阅读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一个百年大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全国60万个农家书屋,势必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支点,特别是成为服务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化支点。书籍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读书是对人类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全民阅读来奠定厚实的文化基础,没有全社会特别是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的文化提升,民族腾飞的那股动力势必难以持续。
《国家书房》由点而面,场景深阔,内容厚实。作者曾十多次前往安徽及全国各地,深入基层,采访采风,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这本书成为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面对本应“富而知礼”却常见精神困惑甚至道德滑坡的社会现状,为重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奏响的一支洪亮的进行曲。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方便残疾人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规定?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作出解读。 使残疾学生接受与其身心状况相适应的教育 1994年颁布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理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残疾人入学还... [阅读]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颁布施行的《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现代化逐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修订后的《条例》从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入学安排、教学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关制度。 《条例》调... [阅读]
本报郑州2月22日电 (记者任胜利)记者20日从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实现了社会组织网上年检。 据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消防前置许可条件和社会团体登记申请筹备环节。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达28026个,省本级年检率达到80%。与此同时,河南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统社会组织党工委,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登记管理监督全过程;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 [阅读]
本报贵阳2月22日电 (记者郝迎灿)贵州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特困供养内容、形式、标准,其中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 根据规定,贵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行属地管理,救助供养对象为具有当地常住户籍或持有居住证且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