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商城  >> 特种车辆  >> 查看详情

《中草药》杂志助推中医药大健康发展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3 10:04:42  点击:286 
分享: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健康中国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健康中国建设既要实现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等硬性指标,也要构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与实践,全面提高健康人群的数量和质量保障。

随着慢性病的侵袭、亚健康状态的蔓延、老龄化的加速、家庭收入的增加等,百姓对一个涵盖内容广泛的大健康产业社会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也将回归到“治未病”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治未病”是中医的一大特点,而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无论在物资源还是在理论上都有自己的优势,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中医大健康产业无疑契合了构建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

《中草》杂志创刊于1970年1月,是由中国学会和天津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期刊,经过47年的发展,在助推中医大健康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中医政策的出台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保护公众健康,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法》,该法的通过对中医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的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法的出台有利于提升中医的全球影响力,在解决健康服务问题上,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样本,为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在《中医法》《中医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保障下,中医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医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要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中医文化研究应与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产品等健康产业相结合,形成中医文化产业链,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中医大健康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民间基础,在我国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中国的中医》白皮书显示,2015年,我国的中医工业总产值已达7866亿元,占医产业规模近1/3,中医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以中医养生理念为指导的产业将迎来“春天”。中保健产品具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阴阳平衡的动态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治未病的养防观、形神同治的调护理念、天然化的用取向等优势,使其在全球市场被长期看好,各大企业纷纷推出中保健产品。与新研发相比,研发周期短、经费低、风险小。总之,中医“天人合一”和“整体论治”的思路更为贴近医学和健康发展方向。

以《中草》杂志为载体助推中医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草》杂志与中医大健康理念完美契合。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事业的根基和灵魂。因此,只有弘扬中医文化,增强其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才能推动中医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然而中医文化远没有转化为软实力,国内部分人对中医抱有怀疑、否定的态度;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同感也只停留在针灸和以营养进入海外市场的中饮片和中成,但它们只是中医文化和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其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预防保健、辨证论治、平衡调节、以人为本等重要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传播。

《中草》杂志以宣传报道中医科技创新成果为己任,主要报道中草化学成分剂工艺、生炮制、质量评价、理实验、临床观察、用植物的栽培、材资源评价与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紧密结合中医行业(包括)的生产、科研、教学和决策需要。《中草》杂志的报道内容与目前的绿色中、健康中国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新、快、高”引领中医学科发展。《中草》杂志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走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办刊之路,以“新”――选题新、发表成果创新性强,“快”――编辑出版速度快,“高”――刊文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高为办刊特色,载文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为促进中新开发研究,促进中现代化和国际化,《中草》杂志另辟“中现代化论坛”和“专论”栏目,约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围绕中新开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中相关学科理论原创性思路和方法及国际天然物新的审批程序等问题撰稿,为提高中新研究开发水平出谋划策。为了扩大学术交流,提高新研究水平,分别以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重点,组织有关专家撰文,出版专刊和特刊,由于选题新颖、内容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学性强,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引领着中医学科的发展。由于杂志的高品质,《中草》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3年荣获中国“百强科技期刊”;连续8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2011年、2014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2―2016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资助,2015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中草》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传播中医科学知识、促进科技进步的平台。

《中草》杂志助推中医大健康理念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逐步落实深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医在国际化道路上迎来了新的契机。中医文化需要融入世界大文化中,进而得到全球的认同。中医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是中国产业“走出去”的最佳载体。近些年国家对中医大健康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促进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升中国中医影响力。中医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科学技术和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草》杂志作为中医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学术期刊,肩负着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最新科研成果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英文版学术期刊在对外报道我国有学术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上发挥重要作用,迫切要求学术期刊国际化。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语言的差异,中文版期刊很难被“SCI”收录,而“SCI”目前是国际上最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我国科技人员每年都有大量的中研究方面的优秀论文发表于国外科技期刊,形成科技论文“外流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中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及中期刊的媒体作用。因此,《中草》杂志审时度势,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更好地为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服务,在办好《中草》杂志的同时,创办了我国第一本中专业的英文期刊《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中草英文版),办刊宗旨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报道和反映中草研究最新进展,宣扬我国中草传统特色,加强与世界各国传统物研究的经验交流,在中医与西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促进中现代化、国际化。中草英文版以高起点、国际化为特点,聘请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和国内多名院士加盟,组建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精干的编委会队伍(编委由74人组成,其中两院院士10人,外籍编委41人)。吸引国内外高质量的稿件,努力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坚持按照国际标准编排,加强刊物规范化和标准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英语,加强与国际知名科技期刊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在创刊后的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进入几个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力争为推进中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更大贡献。

2015年《中草》杂志与CNKI合作加入了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实现双语出版。该工程选取国内特色领域、领域内优秀期刊、期刊中的创新性论文向海外推广。“中草有效成分”专栏是《中草》的特色专栏,2014年发表了31篇37个新化合物;2015年发表了52篇59个新化合物,新化合物且做活性评价的论文逐年增多。《中草》还邀请中医领域的专家撰写创新性论文,如2016年特邀国内物代谢领域的专家刘昌孝院士的专论――《中质量标志物(Q-Marker):中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创新性地提出“中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中草》杂志获得了首发权。通过双语出版,《中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领域新成果、新观点第一时间与国际交流,增强了与国外科学界的沟通,同时也为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结语

随着大健康产业理念的普及和中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医大健康产业势必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一定要抓住中医振兴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从各个方面推进建立健全中医法规、中医发展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草》杂志将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抓住机遇,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契合绿色中、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服务,为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中医类期刊真正走向世界,打造国际品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出杂乱、纷争的泥淖。凭借《战略》的发布,中国提出国际网空治理的中国方案,明确宣示维护网空和平,充分展现网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战略》确立了中国参与网空国际合作的“和平”“主权”“共治”“普惠&rd... [阅读]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一脉相承,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在相关国际问题上的政策立场,阐述了中国开展网络外交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行动要点。《战略》出台既有利于汇聚国内共识,明确未来努力方向,也有利于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为中外网络合作奠定基础。总体而言,《战略》具有三大思想特点,展示了中国对网络空间... [阅读]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样,把主动设置议题同运用众筹理念有机结合。   ★作为区域主流媒体的地市党媒,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紧密结合本地民生事业的发展状况,精心谋划好“三大”报道,即关于大局、大势、大事的报道。   做媒... [阅读]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成了陈旧、老套的代名词。与时俱进是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将数字动画与传统艺术相结合,既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使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剪纸动画;民族原创;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