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建蒙课题组研究论文《2008-2014年中国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地域分布差异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予以报道。该研究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剖宫产现状方面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纳入分析的总出生规模近1亿,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每一例新生儿。这项研究对于“中国摘掉世界第一的‘帽子’,宏观把握中国剖宫产现状、研判剖宫产率未来趋势,制定剖宫产相关政策、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和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有重大参考价值。
据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办公室主任、国家卫计委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蒙介绍,剖宫产过度使用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亚洲9国(含中国,选取了3省21家助产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居亚洲之首,自此中国戴上了高剖宫产率的帽子。
刘建蒙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出生规模近1亿人口的全国妇幼年报资料,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剖宫产率已降为34.9%,这一水平略高于美国同期水平(32.2%)但却显著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56.0%)。这一科学数据对于中国摘掉世界第一的“帽子”、宏观把握中国剖宫产的现状有重大意义。
研究还发现,尽管剖宫产率平均水平并非既往研究所报道的如此之高,但不同省份、不同区县剖宫产率差异显著。2014年剖宫产率省间差距为美国州间差距的3.5倍之多。2014年,仍有500多个区县剖宫产率低于20%这一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红线(有研究显示,就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而言,低于20%提示剖宫产术可能不能满足医学需求),另一方面有近800个区县高于50%这一明显超出医学需求的黄线。剖宫产术不足与剖宫产率超出医学需求共存的现状,提示国家亟待制定差异化政策,高剖宫产率地区继续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低剖宫产率地区继续提高剖宫产服务的可及性,以缩小剖宫产率差异、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母婴健康。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接受专访时反复强调。 推进步伐 医改要从供给端入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医疗、医保、医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品加成,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阅读]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加快进军大健康产业,积极构建大质量体系,为民族制的国际化、现代化、规范化贡献一份力量。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医产品供给端上持续发力 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扬子江业集团龙凤堂中产业园提取1号车间自动投料机器人 ... [阅读]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慢性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人民负担日渐加重,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已刻不容缓。”吴以岭指出,中医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特色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可以在慢病防治体系的预防、早期防治、急性期防治、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中发挥... [阅读]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中医是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中草为原料或添加中草提取物的方式的系列。吴以岭表示,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是中医食疗与新技术结合的产品。近年来,中国中年销售额不断上涨,在全球越来越受到欢迎。“中领域,无疑是下一个机会无限的‘金矿’。” 以大蒜为例,“如果作为食物作料,大蒜就是食物,...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