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赛事活动  >> 亲历观感  >> 查看详情

美国家科学院报告支持基因编辑人类胚胎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1 16:06:53  点击:261 
分享:

  本报记者 房琳琳

  2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出台报告,关于“是否应该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设计婴儿”的这一问题,郑重给出如下结论:“应该允许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以消除镰状细胞性贫血等毁灭性遗传疾病”;同时强烈建议,“一旦基因编辑技术充分应用于人类,当同步设定适当的限制条件。”

  据悉,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15年召开首次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后,又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律专家和患者团体,共同调查对人类种系编辑的问题,研究是否允许对带有遗传信息的胚胎、精子或卵细胞进行修饰,并最终形成了这份长达261页的报告。

  顺应趋势之举

  基因治疗并非新鲜事。CRISPR Cas-9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改变基因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能够瞄准特定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区域添加或去除特定基因,这种有用的研究工具很适合治疗人类遗传疾病。

  报告共同主席、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伦理学家阿尔塔・查洛说,科学进步使设计婴儿成为可能。“我们非常清楚,医疗旅行在全球已经成为事实。”查洛补充说,一旦人类基因编辑被证明是有效的,在几乎没有法规限制的国家,临床医生就可以开始修改胚胎并将其植入患者体内。“我们当然不想看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

  在一定程度上,国家科学院的建议是试图避免上述状况。

  严控中“开绿灯”

  考虑到这是个涉及到大量科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重大课题,组织者给出的结论是,科学家还不应该对已经受精的胚胎进行种系编辑。但他们决定,“可以接受以基础研究为由头的胚胎编辑实验”。

  查洛解释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说的只是假设,我们不是说‘你应该’或者‘你必须’怎样,但我们说,如果你符合既定标准,就被允许做这样的事。”

  最新报告建立在最早的共识基础上,概述了科学家在未来面临的严格限制。报告呼吁国际合作、严格的监管监督框架、公众参与决定权,以及对基因编辑儿童的长期随访。

  仍存在技术风险

  报告指出,基因编辑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一种“脱靶效应”容易造成其他非目标基因被修改。

  报告作者说,监管机构必须在每个案例的基础上权衡这类风险和治疗效果。

  除了“脱靶效应”,尝试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也可能无意中导致经过处理的和未经处理的细胞发生融合。“这是小鼠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报告共同作者、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罗宾・洛维奇-巴奇如是说。

  《自然》杂志在报道中披露,过去一年中,研究人员已经在理解和预防基因编辑技术导致意外突变的方法上取得了进展,而这类预防突变的方法,是编辑人类胚胎正式获准之前的必要步骤。

  不支持增强型编辑

  该报告补充说,现在,基因编辑技术不应该用于增强人类智能等非治疗性目的,因为这样做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但治疗疾病和增强功能之间的边界往往很模糊。例如,研究人员已经表明,被称为GRIN2B的基因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有关,而体内GRIN2B蛋白突变量的增加与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关。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车迟认为,修饰该基因以防止自闭症的发生,其结果很可能是受助者的能力相比一般人群得到增强。

  车迟认为,该报告的有关建议是明智的。遵循正常的物审批途径,在法定程序中,基因编辑作为治疗方式可以被充分测试并在医疗病例中得到不断完善。“很高兴看到国家科学院和许多组织正在试图积极解决这个迟早要面临的问题。”

  (科技日报北京2月15日电)

相关文章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阴和俊表示,17个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年1-11月... [阅读]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计划于4月中下旬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意味着我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收官之战揭开序幕。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肖建军摄)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 [阅读]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评审的通过标志着SKA天线的研发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SKA的工程研发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SKA天线的后续研发和SKA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悉,天线(Dish)工作包是在SKA的11个工作包... [阅读]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贯通。 该工程采用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产油能力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实验室历时30余年坚持不懈的创新结晶。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百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