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会,有关高考的话题总会牵动万千网友的心。近日,两位代表委员对“高考该不该取消英语考试”的分歧在舆论场引发争议。有媒体引用一份网络投票表示,赞成取消英语考试的网友比例高达82%,已成一边倒之势。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他认为,目前中小学的孩子们花在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太多了:“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竟然有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他还建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不认同:“我觉得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他认为,学习英语已经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了,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
虽然俞敏洪并不赞成取消英语考试,但他提出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如果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未来出国深造,自然会给孩子增加英语学习的量,但英语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依然有一定的困难。”
会场外,李光宇和俞敏洪的观点引发众多网友围观讨论。截至3月7日16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各平台有关信息11513条(不含新闻跟帖),舆情热度波动频繁,许多微博大V也介入该话题。
中青舆情分析师发现,此话题下的网民讨论量已超过10万,观点对冲激烈。在微博平台,多个大V发起的网络调查均显示,反对高考取消英语的网友占多数。而网易新闻发起的新闻投票却显示,63.5%的网友支持取消英语考试,应改为选修。
高考取消英语到底利大还是弊大?《新京报》发表的《高考取消英语,损失最大的还是穷人家的孩子》和中国青年网发表的《高考取消英语是短视的“有限理性”》评论文章影响力相对较高。两篇文章都认为,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学习已是刚需,不可能弱化。如果取消英语考试,自费学英语的成本或将更高。
新京报发表评论的文章指出,若取消了英语,可以预见,学校里教得越少,学生、家长寻求校外“进补”的需求就越多,愿意支付的代价也越大。对于中国社会、未来,都不是好事,越有钱就越有条件校外“进补”,贫困家庭孩子可能学不起。
有分析指出,在放弃英语不可行,而“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成顽疾的情况下,不如多想想如何优化英语教育,让评价体系更合理。
钱江晚报评论员认为,只有把国内英语教育的学习机制、考试方式及其作为语言本身的社会实际功能加以区分,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学习英语的时间长、压力大以及英语考试机制的不合理,并不是弱化英语学习甚或高考取消英语考试的理由。主动放弃英语学习,等于关上与世界交流的一扇窗户,至于该怎么学习、怎么考试,以及合理分配英语成绩在招生考试中的权重,这都可以另说。
武汉工程大学教师张永红表示,支持取消高考英语的初衷,很多是因为英语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应该给学生减负。其实就目前而言,学校取消了英语,学生们仍然会在其他科目上拼命,学业负担并未受到实质影响。弱化英语学习和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之间并没有必要联系,适度在大学阶段降低英语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进行分类教学,鼓励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许是一条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向。
北京2月14日电(孙竞)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要求,将整合五项重点人才工程。 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推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制造业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组织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教师参加5年一轮的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选派制... [阅读]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h飞、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分别获得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 [阅读]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推迟达标时限,所有学校最迟应在2025年前完成达标建设工作,2020年前应完成一半以上。 意见指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见明确,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 [阅读]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工作领导小组名称调整为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任组长,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解决教育行业扶贫、定点联系滇西、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方面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司。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