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亦君)《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以下称草案二审稿)今天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进行二审。对比草案一审稿,草案二审稿规定,红十字会财产的收入和使用情况,不仅要接受民政等部门的监督,也要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今天上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鸣起作草案二审稿修改情况的汇报时表示,有的部门建议,应当明确政府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规定,“红十字会财产的收入和使用情况,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人民政府民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草案一审稿规定了红十字会的七大职责:开展救援、救灾、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等。今年6月底,草案一审稿分组审议时,赵白鸽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应当将造血干细胞和器官捐献的相关工作写入,完整表述红十字会的“三救”和“三献”职责。“近年来,器官捐献的宣传、报名登记、鉴证、分配,以及人道救助等工作,明确交给了红十字会,现在应将这一法定职责写入修改后的红十字会法,提供法律支撑。”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韩晓武也提出,实践中,红十字会实际上已经承担了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及参与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见证获取、缅怀纪念等重要工作。“因此,在草案中进一步予以明确,有利于红十字会依法履职。”
草案二审稿采纳了上述建议,在红会七大职责的基础上,新增职责“开展造血干细胞、遗体和器官捐献的相关工作”。
红十字会的信息公开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审稿规定,“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定期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分组审议时,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上述关于信息公开的规定“火候”不够,缺乏可操作性。
“对经费的来源、使用和管理要有明确的规定,必须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经费使用的公开透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在分组审议中提出:“比如,‘定期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定期’到底是多长时间,应该予以明确。我认为应该每年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也认为,应该明确“定期”是多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车光铁表示:“目前,各地红十字会组织普遍采取捐赠款留成方式补贴办公经费支出。应该说,法律上对这种‘以善养善’的做法,虽然未作任何规定,但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我国之所以屡受公众质疑,主要在于公开、透明不够到位。因此,有必要对红十字会办公经费的来源、管理、支出、公开等内容,进一步细化,切实保证红十字会工作正常运转。”
对于上述建议,草案二审稿将信息公开条款修改为:“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也就是说,对比草案一审稿,草案二审稿限定了红会的信息公开渠道,必须是“统一的信息平台”;同时,调整了信息公开时限,由原来的“定期公开”,改为“及时公开”。
此外,慈善法已于9月1日起实施,如何厘清慈善法与红十字会法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今年6月底,草案一审稿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姒健敏提出,慈善法出台后,红十字会接受捐赠和处理捐赠款物,应该按照慈善法的要求,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并且按捐赠协议来处理财产。对此,草案二审稿新增规定,“募捐活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有关规定”。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方便残疾人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规定?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作出解读。 使残疾学生接受与其身心状况相适应的教育 1994年颁布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理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残疾人入学还... [阅读]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颁布施行的《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现代化逐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修订后的《条例》从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入学安排、教学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关制度。 《条例》调... [阅读]
本报郑州2月22日电 (记者任胜利)记者20日从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实现了社会组织网上年检。 据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消防前置许可条件和社会团体登记申请筹备环节。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达28026个,省本级年检率达到80%。与此同时,河南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统社会组织党工委,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登记管理监督全过程;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 [阅读]
本报贵阳2月22日电 (记者郝迎灿)贵州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特困供养内容、形式、标准,其中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 根据规定,贵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行属地管理,救助供养对象为具有当地常住户籍或持有居住证且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 [阅读]
文化网公众号
文化网手机版
典藏老车
文化商城